年代:商后期(约公元前14世纪——前11世纪)|材质:青铜
现收藏于: 中国国家博物馆
龙虎纹青铜尊
商后期(约公元前14世纪——前11世纪)
高50.5厘米,口径44.9厘米,重26.2千克
1957年安徽阜南月儿河出土
器口侈大,直径过肩,颈部较高,下部收缩,呈大喇叭状;肩部微鼓,下折为腹,呈弧形收敛作圜底,圈足,上饰十字镂空。器肩部饰三条曲身龙纹,圆雕龙首,探出肩外,活灵活现;腹部以云雷纹为地,装饰三组虎食人纹,寓意诡秘;圈足饰饕餮纹。整器工艺精湛,花纹线条洗练,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。
龙虎纹青铜尊腹部的虎食人纹,以浮雕虎首为中心,左右双身,口含一人。人无衣冠,身饰花纹。采用这一构图意在从正面表现猛虎的完整形象,但正面又无法体现虎的雄伟身躯,于是便采取轴对称的布局使虎身向两侧伸展,商代饕餮纹习用此种构图。此外,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钺上、“后母戊”青铜方鼎耳外侧及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春秋晚期鸟兽龙纹壶腹部,均有类似的虎食人像。今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的虎食人卣,整器为猛虎食人的立体形象,更为逼真。在商代玉器上也见虎食人像。东汉王充《论衡•订鬼篇》引《山海经》佚文,记有虎噬鬼魅之说。此类虎食人像或许是取于此意,借以震慑邪祟。
今安徽阜南地区,在商代是淮夷部族的聚居地;此地出土青铜器的形制、纹饰明显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影响,龙虎纹青铜尊即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。